Grand Lancer
1,798
c.c.
轎車
3
車型
67.2 - 81.2萬
查看所有照片
59,053
2018
2月
9
臺 9 線蘇花公路山區路段改善計畫,簡稱蘇花改,第 1 段蘇澳至東澳段於 2018 年 2 月 5 日正式通車,究竟帶來與原先沿著山壁而行的蘇花公路多大差異?U-CAR 於 2 月 6 日駕駛著公務車 Mitsubishi Grand Lancer,分別行駛蘇花改與蘇花公路進行差異體驗,不僅平順、省時,對於坐車易暈車的筆者來說,最大的心聲正是:「舒適安全與省時省油,才能享受旅途!」
蘇花改針對原先蘇花公路評估較危險的其中 3 路段,進行改善路段計畫,而本次通車的路段為蘇澳至東澳段。根據官方表示,原先行駛蘇花公路,從蘇澳至東澳長約 15 公里,行車時間約需 30 分鐘,而蘇花改透過穿越山谷、截彎取直,讓路線長度僅需 9.1 公里,行車時間約 10 分鐘。
雖然蘇花公路改善工程處表示,蘇花改最大的目標是為了還給東部民眾「平安回家的路」,省時與否不是主要目的,不過路線變短而順、行車速度提高,卻也帶來省時且「不暈車」的附加價值。
本次是由 U-CAR 副總編英凱負責駕駛、筆者負責記錄狀況。為了比較行駛蘇花公路與蘇花改帶來的差異,因此先行駛蘇花公路,從蘇澳行駛至東澳再折返,並記錄時間、油耗等資訊;接著改由蘇花改,同樣行駛至東澳再折返,並紀錄結果。不過在公布這些大家膝蓋想,都能預測的到的結果之前,筆者想分享的是,體驗過蘇花改只想說:「蘇花公路抱歉,我回不去了。」
由於筆者如果不是自己開山路,而是坐車的話,是相當容易暈車的體質,因此從小到大鮮少去到東部,還記得最近一次走過蘇花公路是在 5 年前,而筆者當時怕暈車,所以可說是一路睡到底,只有在下車時才是清醒的。
不過本次由於要記錄路上各種狀況,因此沒辦法睡,只得硬著頭皮、懷著忐忑,好好記錄狀況。而首先體驗蘇花公路時,雖然英凱的行車方式採正常駕駛,也就是不刻意超車(除非前車禮讓)、行車速度若前方沒車,大多保持在時速 40 公里上下。
這次 Grand Lancer 以法規限速體驗蘇花公路,就動力考驗來看只是牛刀小試,這具代號 4J10 的 1.8 升 MIVEC 自然進氣引擎,所擁有的 17,9 公斤米扭力與 140 匹最大動力,搭配較輕盈的 205/60 R16 配胎規格,在蘇花的動力反應相當輕盈,即便是要對應前車禮讓的加速超車,只要油門略加深踩,動力依然能稱職地迅速銜接上,確保超車動作的安全完成。
值得一提的,Grand Lancer 使用最新世代的 CVT8 變速箱,也可以支援模擬檔位的手排切換,這功能在對應蘇花公路的下坡路段就能派上用場,利用較低檔位的檔煞減速功能,可以部份降低煞車系統長時間下坡煞車的過熱負擔。
不過,CVT8 模擬檔位變換是以平順漸進為設計特色,因此減速力道與回饋反應,會感覺較印象中的傳統自排變速箱稍弱些,初次使用的駕駛需要多些時間適應習慣,不過,好處則是沒有傳統變速箱在下坡降檔減速時,較易出現的減速頓挫感。
儘管在這樣的安全駕駛下,Grand Lancer 也提供一定水準的底盤穩定性,足以應付被許多砂石車蹂躪的相當不平的路面,不過上下晃動仍有、加上蘇花公路沿著山壁左彎右拐,筆者又必須拍照記錄狀況,因此短短的來回大約 30 公里,最後仍是出現了暈車感受,無暇欣賞一旁的海景。換個角度想,還好這次是出動較低重心的轎車 Grand Lancer,如果是改搭車身重心較高的休旅車款,或許筆者暈車的感受還會更嚴重。
接著換體驗蘇花改,來回大約 18 公里的路途,要不是周圍景色都是山,根本不覺得走的是山路,在愜意的行駛過程中,便「輕舟已過萬重山」,原來開車去東澳真的可以不用暈車,還能一邊欣賞山景,對筆者來說,有了蘇花改,蘇花公路真的是「回不去了」。
這也讓筆者回想起當年雪山隧道通車前,筆者對北宜公路也是有暈車的恐懼,直到雪山隧道出現後,筆者便再也沒走過北宜公路。畢竟如果暈車,那種不舒服的感受讓人即使抵達目的地,也根本沒心情與體力玩樂,如今蘇花改的通車,未來即便真的常常塞車,筆者或許還是會選擇行駛蘇花改,畢竟寧可塞車,也不要暈車。
接著分享行駛蘇花公路與蘇花改的時間差異,另外再提供行車電腦與 OBD II 記錄的油耗差距。不過要先說明的是,油耗測試僅供參考,車上配重為 2 個大人,胎壓打至原廠規範前後輪皆 32psi、音響與車燈全程開啟、空調設定為 24 度與 2 段風速,且由於行駛里程並不長,所以在蘇澳交流道附近先行加滿油,在進行當天的蘇花公路與蘇花改測試後,Grand Lancer 並未進行實際加油。
在蘇花公路部分,U-CAR 將行車電腦全數歸零,從下午 3 點 24 分開始行駛至東澳。在去程的時候,全程沒遇上任何慢車阻擋,時速大多維持在 35~45 公里。唯獨其中一個路段由於挖土機佔據一線道進行施工,因此受到管制等待 2 分鐘,待對向車輛先通過後再繼續行駛。最後在 3 點 47 分抵達蘇花改交界處,再折返回蘇澳。
至於回程時,則遇上較多砂石車,甚至因此時速只能在 30 公里左右。最後行駛回蘇花公路入口處的時間為 4 點 11 分,行車電腦紀錄行駛里程數為 31.7 公里、行駛時間為 47 分鐘、平均油耗為每公升 14.6 公里(OBD II 顯示為每公升 12.7 公里)、平均車速為時速 37 公里。雖然蘇花公路來回並非一路通行無阻,不過包含封道、有慢車等狀況,都是大多數車主可能會遇上的情形。
在蘇花改部分,同樣將行車電腦再次歸零,於 4 點 19 分從蘇花改入口駛入。一路上由於車輛不多,即便僅能單線道行駛,仍能全程將定速巡航開啟設定在速限 60 公里,並於 4 點 29 分抵達與蘇花公路的交界處。折返後同樣全程維持速限 60 公里的方式行駛,在隧道內也可聽到控制中心不斷進行廣播測試。
最後也相當順利的在 4 點 39 分回到蘇花改入口處,行車電腦紀錄行駛里程數為 18.8 公里,行駛時間 19 分鐘,平均油耗為每公升 23 公里(OBD II 顯示每公升 22.3 公里)、平均車速為時速 54 公里,此行駛時間確實與蘇花公路改善工程處預估的相當吻合。
最後第 3 個心得當然是「安全」,而這也是眾所皆知蘇花改建設的最大目的。雖然毋須多做贅述,不過筆者仍想分享的是,在行駛蘇花公路的過程中,不僅砂石車多,且由於路面狹窄,許多砂石車要轉彎時,常常需要拉大角度跨到對向車道,這確實大大影響對向車輛的行車安全。
此外,在蘇花公路回程時,也看到有砂石車「剽悍」地進行超車動作,且還不止一次超車行為,甚至剛好在遇上對向車時,才切回車道,整個過程險象環生。相較之下,蘇花改車道較寬且平整,雖然目前不開放大客車或大貨車行駛,不過未來開放,即便有違規行為,監控中心也容易取締,確實能帶來更為安全的行車體驗。
最後總結本次駕駛 Grand Lancer 進行的體驗。其實看到蘇花改的出現,如果有看過「汽車總動員」的讀者們,或許會想到第 1 集電影中,女主角 Sally 向閃電麥坤介紹,油車水鎮因為截彎取直的高速公路出現後,使得原先順著地形而建的公路逐漸被遺忘,油車水鎮因此沒落。當大家快速通過省下時間,卻錯過一旁的美景。
確實蘇花改或許會帶來類似於電影中的情況,沒能邊開車邊看見一旁蔚藍的海洋。不過其實走在蘇花改,仍然有壯麗的山景能欣賞,且對於容易暈車的人來說,暈車時幾乎無法欣賞風景,常常只是越看越暈,甚至單程時間即使只相差大約 10 多分鐘,但對於暈車的筆者來說,暈車時每一秒都像是永恆的煎熬......
因此蘇花改讓人能省下時間、省下油錢,還能避免暈車,甚至更重要的是平安抵達目的地,才能真正享受旅程。
不過,蘇花改還是存在爭議的兩個問題,包含「機車與自行車暫不開放」、「僅通行單線道」,本次體驗其實仍然無法完全明白政府的安全考量。
特別是在本次看見蘇花公路如此多的砂石車,其實也是一般車主都可能遇到的狀況,卻想到機車與自行車必須與這些砂石車同行,危險性可想而知。但政府卻不讓速限只有 60 公里的蘇花改能夠騎乘機車,究竟顧慮的原因為何仍有待解答。
當然,其實蘇花公路對於這些砂石車駕駛的危險一樣相當高,特別是在花蓮連日的地震與降雨,甚至在 2 月 6 日晚上發生 6 級大地震(U-CAR 在此先表示哀悼,願花蓮一切平安),不免更令人擔心蘇花公路是否會有土石坍方等意外。也希望蘇花改能盡早開放給所有車輛行駛。
其次是僅通行單線道的問題,蘇花改保留右側給緊急救援車輛使用,但單線道是否能夠應付大量的車流量?或許只有在過年時才能夠得到解答。
其實在行駛過程中,筆者認為何不將蘇花改比照雪山隧道的規範,包含發生緊急事故時,所有雙線道車輛須往兩旁靠,讓出中間給救援車輛通過等等都是可以仿效的。況且蘇花改目前蘇澳至東澳僅 9.1 公里,還不比雪山隧道 12.8 公里來的長,速限也更低,因此應該是能夠開放兩線道通行的。
剩下兩段的蘇花改,包含南澳~和平段、和中~大清水段,期待能早日完工、順利通車,讓宜蘭到花蓮的回家之路更為平安。
最近瀏覽車型